第262章 蹭一下(1 / 2)

韩三坪都已经习惯了,有点类似斯德哥尔摩症候群,端过蒋博泡的茶,喝了一口才问到:“又遇上什么麻烦了?”

蒋博认真道:“我是找您来告状的!”

作假,气势也得做足一些。

“你要告什么状?”韩三坪放下茶杯,饶有兴趣的看着蒋博问道。

在他的印象里,都是别人到他这里,来告蒋博的状,蒋博来告状,还是头一回。

蒋博一本正经道:“我觉得,好莱坞的片子,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进口片份额,这是不合理的,咱们是个自由市场,应当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,而且作为对等交换,对方也应该放开同样份额的院线,上映咱们的片子。”

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,实际上就是在扯淡……

没错,蒋博就是在扯淡。

任何冲突的解决,在不动用武力,类似于干一仗的那种方案的前提下,基本上都只能通过谈判来解决。

既然是谈判,就要讲道理,就要交换。

交换的关键,就在于筹码。

蒋博扯这个淡,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筹码,一個能跟对手交换的筹码。

好莱坞纵横全球那么多年,基本上已经把除了中印之外的市场横扫了。

三哥那边好理解,人家有自己的宝莱坞,开篇三分钟,没有唱跳,就已经默认是烂片了,一般电影公司,根本冲不进这个市场。

国内这边,则是跟观众的偏好有关。

几年的传统文化教育,已经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通俗点说就是三观。

咱们有很多事情,对岸的文化圈,是理解不了的。

比如。

咱们不会抛弃家园,即便星际移民,也得带着地球一块跑,而不是通过钱来衡量人的价值,富人有钱,就能买船票,灾难来临的时候,这部分人就能上大船得救。

其他人,连知道即将走向灭亡的必要都没有。

所以,好莱坞那三板斧,在国内刚开始耍耍,大家还觉得新鲜,但是看得多了,玩来玩去,还是那三板斧,自然就厌倦了。

天桥卖艺的,都得琢磨新活,国内文娱圈,就已经卷到这种地步,好莱坞还不思进取,被国内市场淘汰,是早晚的事。

好在,现在还属于好莱坞在国内的上升期,蒋博手上还有筹码,不然等真卖不动票了,蒋博还真不知道,拿什么跟对方交换。

听完,韩三坪目瞪口呆:“说简单点!”

“好嘞,得让他们知道痛,把技术放开交易限制!”

“具体策略?”

“拉一个,打一个,这个您比我熟悉。”蒋博嬉皮笑脸道。

韩三坪眉头紧锁,仔细琢磨了一下:“你得再找几个人,把由头给足了,我去跟上面谈。”

蒋博喜笑颜开:“您擎好吧!”

“滚吧!”

“好嘞~”

……

找盟友这事儿,蒋博熟,首选肯定是吟诗小达人。

别管怎么说,能在那么关键的场合,背诵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,足以证明他是个性情中人。

最能打动理想主义的,就是另外一种理想主义。

蒋博有把握,说服吟诗小达人。

实在不行,就豁出去了,先说服陈虹,陈大美人也行。

为了理想献身,不寒碜……

中午,陈铠哥家。

三个人又凑了一桌午饭。

一出韩三坪办公室,蒋博就给陈铠哥打电话,约时间见面。

不出意料的,陈虹听到之后,主动邀请蒋博到家里做客,还是熟悉的味道,还是熟悉的配方。

答应之后,蒋博莫名觉得有点腰酸……

午饭就是家常菜,陈虹主动张罗:“小博,你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,今天得陪老陈多喝几杯。”

陈铠哥只是笑笑,没有说话,看的出来,也是个没什么家庭地位的。

也可以理解,两人之间差了十六岁,尺度放开点,都可以做父女了,耙耳朵很正常。

蒋博端起酒杯,就很豪迈道:“是我的错,最近事情多,确实没顾上,我先自罚一杯。”

谈事情的套路,你肯定不能主动提,感觉得先把酒喝到位了,才好说事情,有时候整个饭局,根本就不一句相关的话题,最多临了临了,稍微提那么一嘴。

总体的判断是,只要能把人约出来吃顿饭,喝个酒,事情好像就成了。

陈铠哥肯定不会让蒋博真的自罚,连忙端起酒杯来:“我陪一个!”

一时间,宾主尽欢。

就过半酣,没想到,陈铠哥竟然主动提起了联合提议的事情:“小博,你真的是让我刮目相看!以前拍电影的时候,就觉得能拿奖,能拍出思想深度,就是好电影了,但是后来,好莱坞的大片进到国内来,开始横扫票房,才知道当初目光有多么短浅,可是等反应过来,一切都晚了,我们这些人,实在是跟不上了,还好有你们这代年轻人,现在都能跟好莱坞逗一逗,好样的,爷们儿!”

简简单单一番话,给蒋博还整得有点热血沸腾。

果然,能混出来的,每个人都不简单。

说起来,陈铠哥也是电影世家,他爹

最新小说: 肉骨樊笼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咸鱼主母爱吃瓜 明媚可期 明末:一分钟一两银,全球推土机 全球进化: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 我在古代打辅助 初婚 我才几个词,歌土能怪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