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 谈妥了?(1 / 2)

光华路。

公司搞得已经差不多了,蒋老爹来京城,但是不喜欢跟儿子凑在一起,在西城又重新租了办公室,按他的说法,搞金融的,还是在西边靠谱,而且还说,朝阳那地方,也忒乱了点……

好吧……

蒋博也不得不承认,朝阳这地方,确实鱼龙混杂,除了娱乐传媒公司扎堆,使馆区也都在这边。

京城有三片使馆区,按顺序第一使馆区,开发是在 50-70年代,就在建国门外,蒋博的公司也在附近。

第二和第三使馆区,分别在三里屯和亮马桥,一个比一个晚,也一個比一个远。

而且可以看一下各国使馆的分布,就能搞清楚,大概的建交顺序,三个区域,是依次开发的,先到先得。

后到的,没空地,只能往外边靠一靠。

李雪已经到了。

自从李兵兵和华宜开始走程序之后,李雪就基本不在华宜办公了,把所有的东西,都搬到了这边。

开公司千头万绪,首先就是招人,已经招了商务人员,前台什么的,总不能过来个人,都没人接待。

老板亲自给来客倒咖啡,也太不像话了。

至于专业的技术人才,得一点点踅摸,着急不来。

蒋博过来,是谈杨敏的事情,就是华宜的那个发行部经理。

刚坐下,秘书就给送了杯咖啡,被李雪挥手赶了出去。

蒋博看着有点眼熟,把咖啡推到旁边说:“你这秘书形象不错,从哪招的?”

李雪坐在蒋博右手的沙发上,双腿交叉,躺进沙发里一脸戏谑说:“咱们蒋大导演,眼神越来越犀利了。”

“不过这次,你可看走眼了,她可不是秘书,一个小艺人,想投奔过来,我让她先干着,以后有机会看看能不能培养培养。”

蒋博还比较认可,摄影师也好,导演也好,不管哪一重身份,都要求蒋博会看人:“像她这种比较英气的长相,在圈子里也属于比较稀缺,赶上流行的时候,应该能红一把。”

长相可以是天生的,也可以是后天改造的,但是天生很重要,如果在脸上动手脚,动的地方多了会有问题。

跟看电视不一样,屏幕做大了也就一百寸到头了,即便技术很发达,大部分的主流尺寸,还是在五十五到七十五之间。

相较于电影院的屏幕来说,肯定还是小屏。

镜头拉远点,演员就只能看到动作,看不仔细表情的变化。

但是电影不一样,投到屏幕上之后,瞬间放大好几十倍,近景特写,甚至把人的脸放大百倍以上。

哪怕只有细微的表情变化,都能够像被放大镜照着一样,观众看得一清二楚。

科技与狠活搞多了,面部肌肉僵硬,什么细微的表情都做不了,只顶着一张面瘫脸,拍电视剧或许还行,但是拍电影,但凡有点追求的导演,根本就不敢用。

“有你这句话,我就放心了,之前还只是想着,签个人趟一趟路子。”

“她是学表演的吗?”

“不是,之前是在日本学服装设计。”

“还真有想法……,找机会送学校进修一下吧,想吃这碗饭,就得系统学习一下,不求演技多好,也得能大概过得去。”

蒋博一贯观点就是这样,做演员的也好,做导演的也好,甚至影视行业,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,其实都是个长周期产业。

所以口碑很重要,一旦形成赶客效应之后,再想补救的话,不知道老天,还会不会给你机会。

所谓的赶客效应,举个简单的例子,有些演员或者非演员,为了赚钱,什么活都接,什么片子都敢拍。

结果最后做出来的,就是大烂片。

一次两次还行,要是次数多了,观众就会形成记忆。

只要有某某某参演的片子,肯定是烂片,自然就不会选择去看。

电影票是要花钱的……

即便后来,偶尔努力爆发,能拍出一两部,水平还在线的作品,也不会有人因为口碑再去看……

而且,这种行为,往往伤害的,并不只是他一个人。

整个行业都不景气了,所有人都得跟着倒霉。

李雪也比较赞同,不能砸了自家的招牌。

传统的经纪人,和后来资本化运作的公司不一样,对于艺人本身的能力,还比较看重。

流量时代还没有到来,口碑很重要。

“回头看看,把人送到你们北影去吧,读个进修班。”

蒋博点点头,换了个话题。

“杨敏那边怎么说?”

“他提出要见面谈,最近在京城,时间都可以,我同意了,看你什么时候方便。”

“我都行,越快越好。”

李雪也知道,时间紧任务重:“要不我现在打电话,把人约到公司来?”

“行吧,反正也不远。”

李雪直接拿出手机。

“喂,杨总,我,李雪。”

“您现在有时间吗?”

“对,就是您上次提,要面谈的事,我这边都安排好了。”

“光华路 SOHO,您到了给我电话,我下去接您。”

“嗯

最新小说: 就算是治愈系也要上战场 校园超级霸主 厄难天书 九幽天帝 全府逃荒?我手握露营车吃香喝辣 主母白天虐渣,夜里被太子逼嫁 蜀汉 缺陷异世界 帝御无疆 大小姐的贴身狂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