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辞 > 历史军事 > 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> 第 136 章 姑娘请披黄袍(二十二)

第 136 章 姑娘请披黄袍(二十二)(2 / 4)

卷起惊天之势冲向江淮,甚至中原、繁京。

在这种时候真的走到一个节度使的面前对她说“君侯之势”,把天下人的无声默契直接掀开摆到了台面上。

不得不说,米家女子,真是“审势”高手,不仅有眼力,还有魄力和胆量。

“米娘子说自己是草木之末、萤火之微也太过自谦了,平卢民生凋敝,百业待兴,凡有长才之人去了平卢,本官都扫榻相迎。”

米倾寒低着头。

去年,她就几次想要说服自己的外祖母米修如,将在江南的基业搬去平卢,她的外祖母一生也算平顺,教些《女则》、《女诫》,教女子在后宅温良恭顺的道理,偏偏到了晚年被庐陵书院和薛重岁压得有苦说不出,曾经煊赫江

南的米夫子渐渐无人问津。也正因此,外祖母说什么也不愿意米倾寒投靠孟月池?[]?来[]♂看最新章节♂完整章节,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后继之人向着薛重岁的弟子低头,尤其还是个歌姬肚子里爬出来的庶女。

可米修如的叱骂和哀声不能让米倾寒改了主意。

天下大势将变,不是从前什么女臣入朝的那等小打小闹,是真的要大动干戈甚至要改朝换代的大变。

她们米氏,男丁不兴,女子如今科举入朝也为时已晚,为今之计就是要依附于一方势力。

依附谁?依附那些江南士族?在他们的眼里米氏女不过就是一群被豢养的玩意儿罢了,有钱有闲听你两句“妇德妇言”,真有事,米氏在他们眼里连奴婢部曲都不如。

依附那些在繁京里的世家?他们的身边不缺可供驱策的牛马。

纵览天下,唯有两个人可选,一个是繁京的梅舸,一个是平卢的孟月池。

梅舸如今是吏部尚书,倚天子之威,行事渐显狠辣,如何能将米家看在眼里?

孟月池是三品节度使,占数州之地,虽然根基尚浅,可她在凶名在外却行事稳妥,得薛重岁教导,城府远胜年岁,身后没有世家依仗,却也少了负累,等到天下大乱那日,世家皆成了兵戈之下的待宰牛羊,就是孟月池趁势而起的时候。

更重要的是……

米倾寒的眸光凝在一处。

自明宗以来,米氏一族的女子都是惊弓之鸟,好像次次都占了胜方,却次次都只是求全保存之策。

她不想要求全自保,她想要奋进。

她想来日的天下,提起米氏女儿,不再是被明宗褫夺诰命的笑话,也不再是交官隐退的“叛徒”或“识时务之人”。

要么是立国之臂膀,要么是枭雄之从徒,总好过如今。

“孟大人,您如今在平卢所做,来日……”

“本官在平卢所做之事,只是安民。”

一跪一站,年岁上只差了些许的两个女子却各有其势。

有人如风,有人如峰。

“米娘子,平卢上下,以实干为先,比起浮夸于势,本官更喜欢落实于事。”

米倾寒微微抬头,终于看清了孟月池的模样。

她为恩师守孝,穿着一身素缟,周身上下唯有腰间的金印是二色之物,如她自己所说,她的面色确实有些狼狈和憔悴,可她的眼眸却像是深深的潭。

米倾寒又低下了头。

她本以为自己的大胆之言能让孟月池对自己感兴趣,看来还是低估了这位素手阎罗的城府。

双手捧着的折子被她反手拿住,撕成了两半。

“孟大人说的极是,是学生我见象州兵祸又起,担心伤及端阳,想要带家中上下投奔平卢,一时心切失礼,多谢大人海涵。”

“米娘子想要带着族人北迁到平卢,本官自然欢喜,正好本官也有些书要从庐陵运去平卢的清潭书院,会从庐陵当地募集护卫,米娘子若是怕路上没有照应,自可结伴同行。”

“谢大人。”

看着米倾寒离开的背影,从偏室出来的武守北长出一口气:

“这米家卖来卖去,卖了这么多年,终于把你当成了新买家。”

孟月池闻言笑了:

“米家女子大概生来就学会了‘审时度势’,却不知这世上有个词叫‘趋炎附势’,可实在不是什么好词儿。”

至于用不用米氏,此事孟月池并不放在心上,平卢人才选用自有章程,要是米倾寒真的有本事,正好让她拿来给平卢添砖加瓦。

不过这事儿给孟月池提了个醒。

送别了远去朔北的武守北,她找到了如今庐陵书院的几位夫子。

“身有长才,科举上差了一些的,又或者无心做官的……月池,你要这样的人?”

孟月池点头,对着教过自己的夫子,她都格外尊敬。

“平卢地处遥远,繁华远比不上此地,可如今情势,江南怕是要生些乱子,庐陵书院盛名在外,旁人自然不敢为难,学业已了结的师妹师弟们总得想想自己的前程,平卢虽然没有什么好吃好喝能拿出来,总能让她们端个太平碗筷。”

几位夫子互相看了看,没有立时说话。

元南斗轻叹了一声:“太平,这二字如今何止千金之贵?月池,你这番话实在是说得我们这些夫子无地自容,从前你在平卢艰难,书院未曾为你做过什么,

最新小说: 我在欧洲搞军工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大明海贼 十国江山风月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超时空史记 三国:投奔刘备,反手截胡糜夫人 大秦:我截胡玉漱,易小川破防了 重铸三国:逆风局才有意思